吴标生促政府正视医疗制度失衡:改善医生待遇,留住国家栋梁

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 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

(斯里阿曼13日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严正呼吁政府,务必正视我国医疗体系长期失衡、人才不断流失的严重问题,并立即推动系统性改革,以保障医生权益、优化工作环境,稳固国家医疗体系根基。

吴标生指出,近期多位本地医生在社交媒体公开自身困境,揭露大马医疗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病患负荷过重、人手严重不足、升迁机制不透明、待遇偏低等,广泛引发社会关注与不满。他形容当前医疗制度"已濒临崩溃边缘",并警告政府若继续漠视问题,医生将加速流失,最终受害的将是全国人民。

"在马来西亚,尤其是东马如砂拉越的政府医院,普通科医生每日接诊超过百人早已成为常态。医生从早到晚不间断看诊,每名病患仅能获得3至5分钟甚至更少的问诊时间,医疗质量如何保障?"他说。

他进一步指出,砂拉越、沙巴等偏远地区医疗资源本就匮乏,医生职位长期空缺,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病患大量集中于政府诊所,导致前线医生严重超负荷。他亲身观察到,砂拉越部分政府诊所医生每日接诊人数超过120人,远超合理负荷,更远超国际建议的40人上限。

"这不仅是医生过劳的问题,更严重影响病患的治疗质量。当医生在高度疲惫状态下'赶场式'行医,误诊率势必上升,最终受害的是全体民众。"

砂拉越公共卫生、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拿督阿玛沈桂贤日前也在一项公开活动中坦言,砂州医生工作极为艰辛,有者每日须处理逾百名病人,根本难以给予应有的诊疗关注,只能无奈地劝请民众"自身多保重"。此番言论更加突显问题的严重性与迫切性。

吴标生亦指出,本地医生的职业发展同样陷入瓶颈。"从实习名额紧缩、合约医生缺乏升迁机制,到专科培训机会有限、周期冗长,许多医生服务十余年仍未获正式编制,更谈不上稳定发展。"

他批评我国医生薪酬制度与工作强度严重脱节。"医生承担高强度、高风险工作,却面临低薪资、升迁无望的困境;相较之下,海外如新加坡、澳洲等地,不仅薪酬为本地三倍以上,工时合理、晋升路径清晰,因此吸引大批本地医生出走。"

基于上述情况,吴标生呼吁政府采取以下关键改革措施,包括全面检讨合约医生制度,提供明确且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路径;合理调升薪资结构,使医生待遇反映其专业价值与工作负荷;扩大专科培训机制与名额,缩短晋升周期,提升专业水平以及加快提升东马地区医疗设施与人力配置,有效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医生是国家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若不改善制度、留住人才,最终受害的将是每一位病人、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国家。"

吴标生最后严厉警告:"当新加坡、澳洲等国以更优厚待遇和合理工时积极招揽本地医生之际,卫生部若继续漠视改革,等同于放任国家医疗体系逐步崩塌。"他呼吁政府正视问题、承担责任,立即展开系统性改革,同时也促请社会各界关注医生困境,共同守护国家医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