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rint this page

小心手机失智症 日医师列10大症状

日本医师提出10大徵兆,小心中了手机失智症。 日本医师提出10大徵兆,小心中了手机失智症。

(综合8日电)现代人的生活难以脱离智慧型手机,然而日本专家却提醒,如果长时间使用,让大脑疲劳、记忆混乱,就有可能出现手机失智症,这种现象虽然跟一般失智症不同,但却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年轻族群要特别小心。

根据《日本新闻网》报导,所谓的失智症是指大脑海马体退化,导致无法将新的资讯储存进脑袋,就会导致无法记住近期发生的事。但手机失智症则相反,是因为接收过量资讯,让脑袋像塞满杂物的仓库一样,虽然储存了,但却想不起来,像是记忆的抽屉打不开,导致想不起名字、词穷、反应变慢等状况。

专家指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检视自己是否有手机失智症危机。他表示,“是否还记得前天晚餐吃了什么吗?如果一时想不起来,就有可能是手机失智症”。

针对这种现象,奥村记忆诊所理事长奥村步就提出了手机失智症危险度检查表,并列出10个项目。

1. 手机不在身边就会感到焦虑
2. 上厕所或洗澡也要带著
3. 没手机睡不著
4. 总觉得听到通知声
5. 常常叫不出人名物名
6. 想不到适合的回话
7. 做事效率变差
8. 心事太多
9. 容易担心
10. 睡眠不足

医师提醒,如果中了好几项,恐怕要提高警觉了。医师表示,练习用纸笔纪录、主动输出资讯,是保护大脑最好的方式之一,因此智慧型手机的使用者最好也能养成纪录的习惯,就能减少认知退化风险。

医师提醒,手机失智症真正的关键在于使用习惯。只要能有意识地挑选资讯、设定使用时间,手机其实是很好的工具;反之若长期无意识滑手机,脑内就会像资讯垃圾屋一样混乱,最终造成记忆提取困难,甚至影响日常表现。脑神经内科医师内野胜行表示,大脑的前额叶负责掌管计画与执行能力,因此当你连边做菜边洗碗这类简单的多工任务,都开始卡卡的,就是警讯。

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其实不用做太多改变。医师建议每天花点时间远离萤幕,像是不看手机去散步、体验露营、泡汤以及午睡,进行数位排毒。特别是在中午小睡一下也能让脑袋重整,最好控制在1小时内,避免影响晚上的睡眠。

专家提醒,想让大脑分泌快乐物质多巴胺,不是只有滑手机这个选项,可以选择让自己真正感兴趣且能设定结束时间的内容观看,也可以设定计时器,让自己适可而止,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手机成瘾。

Copyright.1997-2025 International Times Sdn Bhd. Kuching,Sarawak,Malaysia. Tel:(60-82)48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