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8月 槟州共通报697宗虐童案

  • 登载于 大马

(槟城6日讯)槟州福利局主任罗芝达说,从今年1月至8月,槟州共通报697宗虐童案,显示社会对儿童保护意识逐渐提升,同时也反映出仍有不少孩童面临被虐、被忽略及行为失控等问题,极需社会各界关注。

她说,这些案件主要分为4大类别,包括需保护的儿童(如被虐待、被剥削或被贩卖者)、需康复的儿童(如被迫从事性交易或怀孕者)、涉及刑事案的儿童(如赌博及谋杀等,但无法判刑需送往感化院至21岁),以及“无法管控”的儿童(如逃学、夜归或参与非法活动等)。

“上述697宗案件中,威北县最多,主要因为当地属郊外地区,及公众意识或相对较低所致。”

她今日在“橙意槟城”发布会后,在记者会上说,与去年同期相比,虐童案件数量有所上升,每个地区平均增加5至10宗,这与日益增加的公民意识有关。

她说,年龄介于7岁至12岁的儿童是最容易受害的群体,尤其涉及有关2001年儿童法令第17条文的“疏忽照顾”案件。

“所谓疏忽,不仅是缺乏食物或住宿,也包括父母无法提供教育、医疗及安全的生活环境。”

“针对严重案件,福利局会安排受害儿童进入安全中心,或交由祖父母、亲属照顾;较轻微的则进行辅导与长期跟进。”

“有些个案须花上1至3年时间追踪与看护,确保孩子真正脱离风险环境。”

槟州社会发展与福利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说,上述的案件来源包括公众、学校、警方以及福利局,而举报数量上升,代表社会对儿童安全的觉醒增强。

林秀琴说,虐童案数字看似上升,代表着受害者更愿意发声与求助,然而真正可怕的不是数字,而是那些仍未被发现和举报的孩子。

“过去很多案件因为家长或邻里不敢举报而被掩盖,如今民众更勇于拨打热线求助。”

她透露,在各社区设立“儿童保护队”和“儿童活动中心”,也能更贴近基层,提早介入问题。

她也说,若有意投报者可拨打全国热线(15999),或WhatsApp专线(019621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