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化石第一村”落星村: 古化石带来“新生机”

在湖北省远安县河口乡落星村,由于其境内曾发现众多三叠纪水生爬行动物化石,包括世界独一无二的湖北鳄类化石、地史最早的鱼龙类和鳍龙类化石等,该村落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化石第一村”。

落星村地处远安县北部,相传曾有一颗行星落于村中而得此名。1965年,古生物家在远安发现一块化石,后命名为远安贵州龙。之后,研究人员又在落星村相继发现了张家湾巢湖龙、短脖始湖北鳄、卡罗儿董氏划桨龙等不同形体特征的古生物化石。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副主任赵璧表示,在2.47亿年前后,有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就是叫做生物大灭绝,是地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灭绝事件,当时,整个海洋生物有97%的都灭绝了。这里看到的一些化石,它的最大个体目前发现的有3米左右,有这么大的动物个体,就说明当时的海洋生态系统已经基本上恢复。

赵璧告诉中新社记者,通过系统的发掘研究,他们目前在落星村化石坑内新查明了5.2米的含化石层位,并发现了大量的湖北鳄类化石和一具较完整的鱼龙类化石。目前,研究人员已将挖掘出的鱼龙类化石、湖北鳄类化石转移至化石研究点进行修复、拼接,使其具备科研价值。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副主任赵璧说:“生物大灭绝以后,什么时候生物开始复苏,变成了一个正常的海洋生态系统,我们这里(发现)的化石证据就可以提供这方面的研究,给予他们很多的证据和材料。”

穿行在落星村,随处可见化石保护及古生物知识的宣传牌,落星村党支部书记闫晓琳说,多年以前,村民建房用的砖头很多就取自含有珍贵化石的灰岩,在一些房屋墙砖上也时而能够发现一些化石的碎片,不过,现在村民们的保护意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

远安县河口乡落星村党支部书记闫晓琳说:“在经过2014年国家命名(全国首家村级化石保护站)以后,老百姓对周边的化石保护有了一定的认识,目前已经没有了乱采乱挖的现象,如果发现周边有乱采乱挖的现象,村民们都会及时向我们反馈这个信息。”

作为“中国化石第一村”,落星村目前正在打造化石文化,走集科学考察、科普基地和农家乐旅游于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正在建设的“中国第一化石村”景区里,村民王秀娥正在装修房子,她说,装修结束后,她会开一家农家乐,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村民王秀娥说:“以前在外面打工,感觉这景区建好之后,对我们的村子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农民也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还将和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一起,以落星村化石遗迹为中心,拓展保护规模,建设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科普场所,让更多人了解化石,提高保护意识。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06 November 2018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