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里围炉坐 草原风起听 “说唱”

追光打在前奏拉响的四胡上,左手弹拨,右手拉弦,时而如骏马奔驰,时而像刀枪出没……曲调多样,节奏明快。在内蒙古举办的一场2025年新年曲艺专场晚会现场,第六代乌力格尔传人李格根株格带来经典说唱曲目《江格尔传》。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邯郸!

“认真营业无人问,一朝鸡窝天下知。”一面是“独特”的发型,一面是专业的功底,邯郸“鸡窝头”讲解员凭实力出圈,一朝成“代言”,也让这座“内力深厚”的宝藏城市再次破圈。

在新疆,一曲长调何以悠扬?

“如果说世上有一种语言,无论时空、无论种族、无论国界都能懂,那毫无疑问是音乐。”近日接受采访时,69岁的新疆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赛尔杰如是说。

为何说万里长城大部精华在河北?

自战国至明代纵贯2000多年、现存长度2499公里,这是长城在京畿大省河北的时空跨度。一直以来,河北境内的长城低调、内敛,甚至“默默无闻”,其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并未被外界所熟知。近日,中新网记者专访中国长城研究院院长、东北大学教授赵琛,深入解读不一样的河北长城。

揭秘榫卯千变万化的内里乾坤

榫卯是传统的中国木工技艺。一榫一卯,看似简单,却千变万化、屹立不倒,是力与美的统一,蕴含着中国人深邃的哲学思想。近年来,借由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中国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红”海外,引发大量关注,榫卯营造就是其中之一。撑起广厦千万间的榫卯,如何搭起传播中华文化的“桥梁”?微缩古建筑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震华,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