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背痛就医才知骨质疏松 医建议生活3招防骨本流失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65岁的林奶奶过去2年因背部频繁酸痛,不得不依靠肌肉松弛剂与止痛药来缓解,后来在家人的陪同下至台北慈济医院复健科就诊,经医师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开始使用抑制骨质流失的口服药物,并配合调整生活习惯后,疼痛情况已明显改善,目前持续于门诊定期追踪骨密度变化。
台北慈济医院复健科医师简子轩表示,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2017~2020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结果发现,65岁以上长者中,有骨质疏松者占比达14.1%,每7人就有1人受影响,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骨质疏松症是什么疾病?简子轩说明,如果骨流失过多,使得原本致密的骨骼形成许多孔隙,呈现中空疏松的现象,使得骨骼变脆、变弱,就是所谓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骨质一旦流失便难以完全恢复,常见症状包含背部酸痛、身高缩短或驼背,严重时更可能引发压迫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依照常见原因,可分为2大类别:
● 停经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女性在停经后因雌激素骤降,骨质流失速度会加快。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高龄者则因身体机能老化、营养吸收力下降,使骨骼结构变得脆弱所造成。
简子轩进一步解释,造成骨质疏松的危险因子,可分为不可控制与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的部分包括:女性、年龄超过70岁、有家族或身材特别矮小者等;而可控制的因素则包括:钙质摄取不足、缺乏运动、摄取过量咖啡、吸烟及饮酒过量等生活习惯。
“骨质流失难以逆转,预防骨质疏松宜趁早养足骨本。”简子轩建议,民众可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3方面改善:
● 饮食:建议每天摄取牛奶、深绿色蔬菜及豆制品,以补充足够的钙质。
● 运动:可选择慢跑、快走等负重运动,有助于刺激骨质生成。
● 营养素:每天适度晒太阳10~20分钟,也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进一步强化骨骼健康。
此外,对年长者而言,提升居家环境的安全性同样十分重要。简子轩提醒,浴室、厨房等容易滑倒的区域应保持乾燥,并加装防滑垫,以降低意外发生的机率;同时,透过适度运动也能增强肌力与平衡感,进一步减少跌倒风险。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